钢轨探伤仪高级功能部分讲解
钢轨超声波探伤仪高级功能部分
探伤仪的高级功能主要有A2校正模式和B模式探伤、录像和回放。
A2模式是事先设定了零点、探测范围、K 值、大闸门位置的通用探伤模式,与A1模式的区别就在于探伤参数不再受轨型的约束,而是可以根据需要人为的设定。因此,A2模式需要设计与A1模式不同的菜单,子菜单内容要根据校正的方法来确定。
B模式是离线探伤模式,主要是根据探伤波形数据、编码器提供的横向位移来绘制灰度图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绘图和拼接显示出钢轨的剖面图,其思想是等间距地选取采样点,通过该点波高、横向位移来确定该点的灰度值,形成灰度图线,最后由多个通道的灰度图线组合成钢轨剖面图。A2校正模式和B模式都是辅助探伤模式,主要作用是帮助探伤人员进一步判断由A1模式下检测出来的伤损,同时也体现出了本机的特色。
录像与回放功能的实现实际上是基于对从前端读取的探伤数据的进一步保存和处理。我们知道,正常状态下的波形是前端硬件负责显示在屏幕上的,绘图所用的数据是前端电路接收到的回波数据。当探伤仪需要回放录像时,要暂时屏蔽掉硬件所画的波形,由软件通过对硬件画图机制的模拟,使用之前存储的由前端传送来的探伤数据绘制回放波型。
存储波形数据主要是用于探伤过程的回放。硬件绘制波形的数据使用之后便会被新的数据覆盖,而通过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保存起来,回放时再使用这些数据进行软件绘图就是回放探伤过程的基本思想。由于内存有限,波形数据也可以写成文件的形式存入 U 盘,回放时从 U 盘文件中读取波形数据进行绘图。此外,录像回放功能也是本机探伤的另一特色,更是加入了对于嵌入式设备用户界面如何更加友好的思考,使得本机的录像回放功能不仅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也解决了嵌入式系统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除上述功能以外,还有一个关于运行稳定和高速实时响应的问题。除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之外,我们考虑用消息机制和 Linux 的多线程机制来优化软件的性能。程序由一条主线程、一条辅助线程贯穿始终,两个线程分别有自己的消息循环。MiniGUI 主线程负责大部分的工作,包括绘制界面、数据处理、调整参数、按键响应和消息处理等。辅助线程为键盘线程,使得键盘消息准确、快速、稳定的得到响应。